如不抓紧开工一批新的水电项目,将难以实现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
有数据显示,2008年只有5.5%来自可再生资源。2000年,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承诺,到2010年英国将把新能源发电量提升至10%。
该报告同时质疑政府是否有能力完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和任务,到2020年利用可再生资源产生15%的能源。国际审计署指出,英国只有将新能源增加7倍才有可能实现2020年的目标。即便耗资已超过26亿英镑,英国仍然难以完成利用风能发电的控制气候变化目标。但环境气候变化司认为英国可以实现包括2020年减少34%温室气体在内的气候变化目标通过实施城市径流和农村径流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生态农业建设,及控制用量、废物资源化、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取缔养殖和水上运输等工程和管理等措施,防止二级保护区内的农业、生活、畜禽(水产)养殖及水上运输等非点源污染。
清拆保护区内影响水质安全的违章建筑物、关闭排污口、搬迁垃圾堆放场及规模化养殖场。实施水源生态修复与建设。我当时向中国官员表达了我对中国环保工作的建议,那次会议之后,周恩来总理曾经表示,环境保护对中国非常重要,并且专门指派了一位参会官员筹建中国的环保机构。
所以,尽管发达国家对问题的形成负有主要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没有责任。但是,如果持续观察南、北极、高山和大海,我们就会发现地球上的冰川正在持续融化,海平面因此在不断上升,而且这些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人团结合作,从而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遏制环境污染达成共识和全球行动协议。在适合人类生存的这段时间里,地球气候总体是在变暖。
然而,同样应该承认,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非常缓慢,虽然最近几年已经有很多工厂迁出了北京。也许未来某天,北京的街头将只有公交车,或一些以电为动力的私人汽车。
当高山冰雪加速融化时,生活在高山附近的人们最初将遭遇水灾,雪水流尽之后便是干旱。但在短期内也会出现与总体趋势不符的紊乱现象,比如今年北京的春天就比较冷,有人会因此认为地球并没有变暖。就这些事实而言,全球气候究竟是在变暖还是变冷?莫里斯:气候变化是始终存在的事实,这样的变化使得地球生命周期中的大部分时间并不适合人类生存。所以,如果人们对全球变暖的事实没有明确认识,而且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那么今后的日子对于人类而言将越来越严酷。
2010年初,中国很多地方春季的气温也明显低于往年。我想,身在北京的每个人都有把北京建设成为低碳城市的雄心,而且北京也必须成为一个低碳城市,这样的结果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自然本身的变化是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但现在人类正在越来越多地干预自然变化,以致极端气候事件出现得更为频繁。举例来说,荷兰大部分领土的海拔都低于海平面,但是这个国家很富有,荷兰人可以建设拦海大坝,以此抵御海水侵袭。
《小康》:近年来,极端、反常的气候事件在全球频繁发生,请问原因何在?莫里斯:与正常气候情况不同,并且能够造成破坏性后果的气候现象就可以称为极端天气,比如干旱、暴雨、飓风等。我的心脏不太好,而且肺比较敏感,医生告诉我,如果我长期生活在空气质量不高的地方,那么我的健康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小康》:您对中国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有何评价?莫里斯:我认为1972年是中国环保事业的一个里程碑。所以尽管我很喜欢北京,但我不得不定期回到加拿大的家中疗养。
有些措施及其结果是有目共睹的。频发的气候乱象使人们对天气的变化感到极为不安,是什么惹恼了自然界?极端、反常的气候事件始终存在,但是人类正在使这样的气候事件发生得更加严重和频繁。那一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我是会议的总干事,刚刚恢复联合国席位的中国派团参加了这次会议。令我感到欣慰且深受鼓舞的是,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而且领导层已经将抑制全球变暖和环境保护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小康》: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再次提醒人们全球气候正在变暖,但就在同月,欧洲经历了严重雪灾。由此可以认定,全球气候正在整体变暖。
不过马尔代夫、图瓦卢这样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却无法支付这样的建设费用,所以在全球变暖、海水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最先沉入海底的可能是这些国家,而不是荷兰。发展中国家如果不积极行动,那么气候灾难也会加速到来,届时,发展中国家很可能首当其冲。
中国有大量人口聚居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这些地方因气候变化、海平面上涨所受的威胁要比内陆地区大得多。就目前正在加速的全球变暖现象而言,发达国家无疑应负主要责任,然而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却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源头之一,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然而并非所有生活在北京的老人都能像我这样,所以为了人们的健康,北京的空气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改善。除导致环境污染的各种工业活动外,地球人口的持续增长也是破坏生态环境,进而引发极端气候事件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全球变暖已经对人类构成极大威胁。极端气候考验全球应对能力——专访联合国前任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创始人及首任执行董事莫里斯·斯特朗如果人们对全球变暖的事实没有明确认识,而且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那么今后的日子对于人类而言将越来越严酷2010年北京春天的气候起伏异常,而南方的广州则暴雨成灾,中国的西南在干旱中煎熬,久未露面的沙尘暴肆虐西北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政府加大对节能减排的调控力度,当前,煤炭、采掘等行业的上市公司多数已经建立起了循环利用的生产体系,而政府加大对产业废物再利用的支持力度,将有助于这些公司在更多的生产环节创造利润。对此,发改委人士表示,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涉及煤炭、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等多个行业,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
根据介绍,当前我国利用大宗固体废物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多,但技术含量和应用水平不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综合利用储备技术和装备,由于政府引导资金不足,对有些先进适用的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产业化应用滞后。同时,主管部门还将研究进一步鼓励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政策,细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增值税优惠政策以及鼓励煤矸石发电政策等。
根据预测,到2015年,仅山西省粉煤灰年排放量就将达5300万吨,再加上历史堆存的各种固体废物,短期内无法全部消纳,综合利用压力进一步加大。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记者26日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为消化工业化过程中快速增长的大宗产业废物,发改委将组织编制十二五大宗产业废物综合利用专项规划,利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培育相关产业的发展。
发改委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电力、煤炭等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宗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将逐年增加。特别是在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等资源丰富的省份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煤炭资源和火电厂较为集中,大宗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再加上受价格、市场等因素的限制,综合利用规模较小。
下一步,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十二五大宗产业废物综合利用专项规划,完善有关法规标准,修订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对此,发改委人士表示,将继续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在重点地区支持1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引导规模化和产品多元化利废建材企业发展对此,与会的科学家们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上个月,法案起草者之一的共和党议员格林厄姆由于共和党提出重写移民法案而愤慨表示不再支持气候法案,立法草案也被推迟公布,霍尔德伦说:对于今年推出气候法案,我并不感到乐观。
斯特恩还表示,对实现发达国家在《哥本哈根协议》中的承诺有信心。将来的气候变化和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丁院士提醒大家要做好防御大灾的各种准备。
美国总统科技政策顾问、白宫气候变化政策委员会主任约翰·霍尔德伦(John Holdren),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证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频发的事实存在,重申全球气温上升幅度不得多于两摄氏度的目标。约翰说,邮件门影响广泛,但是我们应该正视现在的问题,一项预测可能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怀疑,但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分析来辨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丁一汇说:全球气候升温的趋势是确实存在的,即使在全球减排行动采取之后,现代的气候变暖也不会停止或逆转,只能减缓变化的速度,以允许生物系统和人类社会有更多的时间去适应。他说,目前有关气候变化的法案正在国会讨论,美国出台新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需要面临国会方面的挑战,总统了解气候立法的重要性,我们会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